今年,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,是梁启超先生诞辰128周年。同是广东人,同是建筑人,今天来纪念、怀念梁思成先生,有更为深切的亲近感和责任感。
20世纪30年代初期,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学习土木建筑工程。当时即爱读梁思成先生的文章,爱读《营造学社汇刊》,使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。它们跟我爱读的一些中国文化典籍一起,成为我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入建筑创作的思想理论基础的一部分。
那时,为我们一年级学生上化学课的是刚从美国归来的吴鲁强教授。他是一位对我国化学史研究有特殊贡献的青年学者。他讲化学史时为我们讲了《周易参同契》。当时,他还把《周易参同契》、《朴抱子内篇》中有关化学和炼丹术的内容介绍到国外,成为国外学者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。可惜不到一年,他为我们讲的化学课还没讲完,即不幸因病谢世。60多年之后,于近日读吴教授的女儿吴荔明女士的文章,才晓得吴教授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女婿,是梁思成先生的妹妹、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梁思庄的丈夫。他的爱国热情、科学精神和他那青年英俊的身姿,令我们久久不忘。
20世纪50年代,我获有机会在从事多年工程实践之后转入建筑创作。第一个项目就是广州的北园酒家。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营业性餐厅,采用岭南庭园和岭南建筑相结合的形式,并且用了农村拆旧房时剩下的旧料和废料(包括旧砖、门窗、彩色玻璃、木雕部件等)。1958年梁先生到广州时,对北园酒家给予了肯定,说它是建筑与园林环境溶为一体,而又有强烈地方风格的设计。1959年,北园酒家又被选入《建筑十年》中。
梁先生对北园酒家的评价,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。这种鼓舞和鞭策,伴随着我将近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历程。这是一个不断创作、不断创新的历程,我已八八高龄,而这个历程还没有结束。
近年,我在完成广州艺术博物院(2000年5月揭幕)的同时,完成了新会梁启超纪念馆的设计。
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创作融合岭南建筑与园林、现代主义理念和表现主义手法于一体,可以认为是我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的继续追求和探索。
将于今年5月1日揭幕的梁启超纪念馆与梁启超故居形成一个新的群体,以青山绿水为烘托,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,表达了我们对先人的怀念与敬意。
以下附梁启超纪念馆的说明和图样,并以兹纪念梁思成先生。
2001年3月15日于广州